自制杂技绝活:
1.跳跳丸,又称“取丸”或“飞丸”是杂技演员用手熟练地投掷和玩弄药丸、铃铛的游戏,表演者迅速用双手连续投掷几个球,一个在手几个在空中那时候已经有抓九球的技术了,掷剑者谓之“跳剑”技高者可掷七剑,这种杂技流传至今,已经成为手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(自制杂技绝活1-1)
2.走绳技术中国古代杂技的一种俗称走绳,绳技是从西域传入的,天竺舍利不仅是魔术的创始人也是绳技的创始人。《晋书乐志》有舍利玩绳技的记录。
3.打狮子中国传统的地狮,按照整体的舞蹈方法,从狮子出洞开始,配合大头狮子戏谑可爱的动作,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表演整个故事,就像一场舞台剧。经常看到的舞狮表演往往只是整套表演的一部分。至于如何结合,全靠舞狮人的聪明才智。传统地狮包括:基础舞蹈、舞狮、过桥、摘绿、醒狮等。
4.空竹摇空竹原本是一种庭院游戏,经过加工成为竞技项目成为传统杂技项目,分为双轴和单轴;轴、轮、轮面均为木质,轮圈为竹制竹箱中空有哨孔转动时发出声音,中柱有细腰可用绳子拧动摇动产生转动。
演奏者双手各持两根两尺长的小竹签,顶端系一根五尺左右长的棉绳,绕线轴一两次,一手一手送出,不断晃动,旋转加速时,铃声就会响起。晃动时姿态多变,绳索翻花,表演串线、荡高、互抛、过桥等动作,被称为“架上鸡”、“神仙跳”、“满天飞”、“扭扭转”等。还有壶盖、酒瓶等器具代替空竹。
5.玩罐子是一种表演各种技能的杂技,“玩罐子”的演员头顶上有一个没有长发的地方,这是刻苦练习的印记,而更高超的“玩罐子”演员只有在感到通灵的时候才留长发,将古雅的艺术和手工艺与身体技能相结合的杂耍表演。“打坛”“转盘”将中国瓷画艺术与杂技艺术相结合,龙凤图案的花坛和色盘上下飞舞,姿态摇曳。真的很像蔡峰的飞歌,有龙的弹珍珠。
相关推荐:上一篇:杂技班的绝活古代娱乐形式你知道吗
下一篇:二人转争议二重唱有哪些技巧结合呢